部  门
街  镇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涪陵要闻
2024白鹤梁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涪陵举行 埃及驻华大使阿西姆·哈奈菲出席活动 中国美国日本埃及等国水文遗产专家齐聚交流
日期:2024-10-14
字 号:

学术研讨会会场 记者 何乾健

10月12日,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重庆市文化旅游委指导,涪陵区政府、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主办的2024白鹤梁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涪陵成功举办。首次邀请埃及驻华大使阿西姆·哈奈菲出席。来自中国、埃及、美国、日本、荷兰、巴西等国家的水文遗产专家,围绕“白鹤梁—尼罗尺遗产价值与保护传承”进行学术交流,为推动中埃联合申遗提供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

涪陵区委书记黎勇、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孙键、重庆市政府外事办副主任李明全、重庆市文化旅游委一级巡视员幸军、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理事长姜波、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秘书处主任燕海鸣等有关领导和专家参加本次研讨会。

阿西姆·哈奈菲致辞时说,金字塔、卢克索神庙和尼罗尺等历史古迹见证了埃及的辉煌过去,白鹤梁也以其独特的方式展现了长江流域乃至中国的灿烂文明,这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本次研讨会不仅是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更是世界遗产保护的创新探索,聚集了世界各国文化遗产专家,共同探索中国白鹤梁与埃及尼罗尺的价值和共性差异,以推动共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契机,开辟世界水文遗产保护领域交流与合作的新途径。我们应当以此为桥梁,加强各国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经验分享与技术合作,让更多像白鹤梁与尼罗尺这样的遗产得以传承,让后人能够领略到先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涪陵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辉致辞时表示,涪陵将充分吸收研讨会成果,深入挖掘白鹤梁文化内涵,高标准建设中国水文博物馆,全力推进白鹤梁—尼罗尺联合申遗工作。涪陵区政府副区长靖开媛主持研讨会欢迎仪式,涪陵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简波、区政协副主席陈圣玲参加。

研讨会上,来自各国的水文遗产专家围绕“水文观测遗产的跨时空对话:白鹤梁—尼罗尺遗产价值保护传承”作主题发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主任赵云、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副馆长白九江、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赵雅婧、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董卫、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今日中国》阿文版定稿专家雅思敏·莱麦丹、长江委水文局研究中心副主任戴明龙,分别以《全球水文景观视野下白鹤梁—尼罗尺的共性与价值》《白鹤梁题刻保护展示的后续挑战与风险》《世界水文遗产比较视野下白鹤梁与罗达岛尼罗尺联合申遗》《努力探索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道路》《白鹤梁与尼罗尺,人类智慧与历史的紧密连接》《挖掘题刻水文信息,解码水文基因》为题,就“白鹤梁-尼罗尺联合申遗”的可行性及策略进行对话与交流。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水与遗产科学委员会副主席塞尔吉奥·里贝罗、埃及旅游和文物部长人力资源事务助理艾哈迈德·雷赫马、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世界考古研究室助理研究员高伟、东京海洋大学教授岩渊聪文、中国长江文化研究院院长郑晓云,分别以《水与遗产保护:南南合作与三方合作》《开罗罗达岛尼罗尺:洞悉未来》《中埃孟图神庙联合考古工作及合作经验》《世界文化遗产中的水域遗产点》《海外水遗产的阐述和经验——以北非及中南欧为重点》为题,多维度探析了全球水文遗产与大河文明生生不息的历史脉络。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水与遗产科学委员会主席梅莎·享特、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水与遗产科学委员会名誉副主席享里克斯·范·斯凯克,以视频连线的方式分别就《水+遗产的挑战与机遇》、《探索水文化遗产相关生活方式的文化、社会和经济意义:呼吁发展文化遗产服务》作主题发言。

据了解,白鹤梁旅游文化节是重要的国际文化交流平台,也是重庆市特色品牌节会之一,已连续举办4届。白鹤梁国际学术研讨会作为白鹤梁旅游文化节的重头戏,每年邀请国内外知名遗产专家齐聚涪陵,聚焦以中国白鹤梁和埃及尼罗尺为代表的世界水文遗产,共同探讨对文化遗产行之有效的保护传承策略,讨论跨洲际联合申遗与文化遗产保护合作新模式,助力全球水文遗产可持续发展。今年8月,涪陵白鹤梁入选央视“《国家宝藏》年度中华文明标识”,与埃及尼罗尺联合申遗获评 2024年网络文明国际交流互鉴城市典型案例。

□新闻延伸

白鹤梁—尼罗尺 一场跨时空的对话

专家学者共议水文遗产价值保护传承

——2024白鹤梁国际学术研讨会主题发言摘要

10月12日,2024白鹤梁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涪陵举行。来自中国、埃及、美国、日本、荷兰、巴西等国家的知名专家学者,围绕“水文观测遗产的跨时空对话:白鹤梁——尼罗尺遗产价值保护传承”主题作主题发言,讨论白鹤梁和尼罗尺的遗产价值和保护工作,并围绕世界文化遗产中的水域遗产点、白鹤梁题刻保护展示的后续挑战与风险等话题,进行精彩分享。

《水与遗产保护:南南合作与三方合作》

塞尔吉奥·里贝罗【巴西】: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水与遗产科学委员会副主席、国际水与跨学科研究中心总干事

观点:不同文化留下的物质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的世界观、做的巨大贡献,这是思考现在和未来的关键,也是联合国实现基本目标的基本方法。我们签署了一个合作协定,主题是促进南南合作,在议程上纳入了水和遗产,希望能够推动水和遗产方面的南南合作。

《全球水文景观视野下白鹤梁——尼罗尺的共性与价值》

赵云: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主任

观点:白鹤梁与尼罗尺作为系列遗产申报的优势与机遇,包括联合申报符合《世界遗产公约》倡导的国际合作精神,有利于填补《世界遗产名录》中水文观测类遗产的空白,符合世界遗产委员会近年来强调的文化——自然融合理念,对于水文景观概念的探索有利于进一步丰富世界遗产的主题和内涵。

《开罗罗达岛尼罗尺:洞悉未来》

艾哈迈德·雷赫马【埃及】:埃及旅游和文物部长人力资源事务助理,博士、埃及学家、考古学家

观点:几千年来,尼罗尺被用来在每年的汛期测量尼罗河的水位,用来预测年度的收成、要征收的税收(决定国家的收入)以及食品的价格。因此,尼罗尺是体现古埃及文明的重要仪器。尼罗尺是一种结构,衡量的是尼罗河的清澈度以及每年汛期时的水位,罗达岛尼罗尺由一口井和一根八角柱两个部件构成。

《白鹤梁题刻保护展示的后续挑战与风险》

白九江: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副馆长、文博研究馆员

观点:白鹤梁题刻是中国文博行业迄今为止保护、管理难度最大的文物遗迹,是目前世界科技水平最高的文物保护和展示工程,是目前世界唯一非潜水可达的文物原状保护的水下博物馆。

《水+遗产的挑战和机遇》(视频发言)

梅莎·亨特【美国】: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水与遗产科学委员会主席

观点: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待和思考与水相关的遗产,无论是物质遗产还是非物质遗产,从农业用途到其他工业用途,以及用于娱乐、精神、传统和土著等,我们就能够以一个全局的视角从过去看到现在,再辐射到未来。重要的是不要将水相关的遗产仅仅视作孤立的古迹或是历史的碎片,虽然它们的确非常鼓舞人心并且非常具有教育意义,要将它们视作是可以帮助我们应对当下和未来挑战的生活资产。

《中埃孟图神庙联合考古工作及合作经验》

高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世界考古研究室助理研究员

观点:中埃同属文明古国,纵然两国因山海相隔,但在研究文明起源、形成与发展等问题上,有许多可以相互借鉴的内容。考古是了解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传统文化核心的最好办法。文明交流互鉴能增进不同地区人民的相互了解,从而加深感情,中埃联合考古就是生动实践,考古合作为中埃交流互鉴搭建起桥梁。

《世界文化遗产中的水域遗产点》

岩淵聡文【日本】:东京海洋大学教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水与遗产科学委员会会员秘书

观点: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大影响;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等,是评审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标准。

《世界水文遗产比较视野下白鹤梁与罗达岛尼罗尺联合申遗》

赵雅婧: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博士、牛津大学考古学院博士后研究员

观点:白鹤梁题刻是结合雕塑类和碑铭类水尺,尼罗尺是立柱式和阶梯井式的结合,这两个点很大程度上可以代表世界范围分布的水位遗产。长江上游水文遗产的历史与现状,它的保存状况和尼罗尺很像,有原址保存、迁建、淹没以及复制后进行展览的。

《探索水文化遗产相关生活方式的文化、社会和经济意义:呼吁发展文化遗产服务》(视频连线)

亨利克斯·范·斯凯克【荷兰】: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水与遗产科学委员会名誉副主席、国际水与跨学科研究中心国际主任、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荷兰国家委员会水与遗产大使

观点:我们看遗产的时候,不仅看作是遗产,看作是过去的纪念碑。根据ICOMOS的使命或者申明来说,这些遗产需要超越过去,我们需要看到对其保护和保护的意义。在水域的实践中,我们是水世界中的一员,我们可以通过水将世界的过去和未来联系在一起,我们要重视和水有关的遗产,它们是活的遗产。

《复杂环境中历史城市集群的保护与发展》

董卫: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观点:从城市历史的角度来讲,不管是申遗还是名城保护,还是城市的现代化发展,都非常必要开展一些相关性的研究,把考古、遗产保护、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历史地理等相关专业的学者整合在一起做研究,这应该是未来探讨城市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希望通过这样的研究能够建构一个我们称之为“国家历史文化空间”的大结构,把它跟自然的大山大水的结构整合起来,甚至跨越行政边界,形成真正能讲好中华文明故事的这样一个大的空间体系。

《白鹤梁与尼罗尺,人类智慧与历史的紧密连接》

雅思敏·莱麦丹【埃及】: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今日中国》阿文版定稿专家

观点:白鹤梁是长江重要的文化遗址,展示了古代中国人对水域管理与利用的智慧,它不只是一个桥梁,更是连接着过去与未来的纽带。尼罗尺作为古埃及的重要工具,在尼罗河建筑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被称为古埃及施工队的秘密武器。虽然白鹤梁与尼罗尺分别来自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但是他们共同展现了人类面对水资源时所展现的智慧与创造力。将白鹤梁——尼罗尺联合申遗,旨在保护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促进两国的交流与理解。

《挖掘题刻信息,解码水文基因》

戴明龙: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水文水资源分析研究中心副主任、总工程师

观点:中国的白鹤梁题刻和埃及的尼罗尺都是世界水文遗产的典型代表。建议在白鹤梁处设置水文站,利用现代化水文测验技术开展水位、流量观测,延续该处宝贵的长系列水文资料,发挥历史文化遗产的重大作用,服务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

《海外水遗产的阐述和经验——以北非及中南欧为重点》

郑晓云: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特聘教授、中国长江文化研究院院长

观点:白鹤梁和埃及古代水文站的联合申遗是一种新思路,一个中国长江与尼罗河古代文明的对话切入点,遗产承载的历史和文化内涵需要我们了解。中外河流文明遗产保护合作有广阔的前景,未来可展开更多的对话、联合保护传承行动,拓宽世界河流文明对话的思路,拓宽世界河流文明是文化遗产合作的领域。( 记者 周庆 黄维娇 刘雷 陈洪生 )


分享文章到:
Baidu
map